從空中俯瞰,滬蘇浙兩省一市的交界線在太浦河匯于一點,被稱為“長三角原點”。正在建設的“方廳水院”就坐落其上,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的點睛之筆。為何要建這座“水鄉會客廳”,其中有深刻考量。滬蘇浙地理相近、人文相親,在一體化發展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但是,由于原來這里只有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缺少支撐日常交通出行的慢行系統,導致長期“通而不暢、匯而不集”。如今,這座方廳水院恰似一粒紐扣,讓兩省一市交界地互連互通,展示了長三角地區城水共生、區域共享的勃勃生機。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指出“長三角區域要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示范區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來,堅持綠色低碳、固牢生態之基,通過共保聯治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政壁壘,以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跨界治理制度創新等方式,為長三角及全國其他地區探索經驗、提供小樹屋示范。
共保聯治,唱響生態文明“協奏曲”。長三角地區,同飲一江水,安危同相系。客觀來說,傳統的生態治理方式往往存在各自為政、缺乏協同等問題,無法適應協同治理的新問題、新情況。如何打破管理模式碎片化困局,實現跨要素、跨部門、跨領域協調發展?該區域嘗試筑共享會議室牢無縫銜接的生態保護紅線、構建共同保護的重要生態屏障,形成了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格局,不斷擴大到大氣、水、土壤等污染綜合防治,實現減污、降碳、增長、擴綠的協同發展。此外,探索打破“行區分割和行政壁壘”,實現江河湖蕩、丘時租空間陵山地、近海沿岸等景觀的協同保護與開發,形成跨界見證飲用水水源地聯合保護和一體管控方式,完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管理與共享,建立區域生態環境教學場地質量和污染源協同監管體系以及統一監管執法辦法。
制度創新,深耕生態文明試驗田。示范區注重制度創新,關注規劃與土地管理、生態保護、要素流動、財稅分享、公共服務等方面工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保證。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示范區還注意歸納總結,建立了制度創新成果發布工作機制,按季度向社會公開發布。2024年3月28日,示范區執行委員會集中發布了4項制度創新和實踐成果,涉及生態環境準入、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評估、跨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重點跨界水體的聯防聯控等重點難點問題,為其他區域提供可借鑒經驗。
長三角地區以4%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約1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近1/4的經濟總量。無疑,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未來,示范區當圍繞生態綠色的功能定位,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生產力。
積極發展綠色經濟是發展綠色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依托天然湖蕩、阡陌田園、歷史古鎮等生態優勢和人文資源,集聚創新、資本、人才等要素,提升旅游休閑、健康養生的品質和能級,培育發展文化體育、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綠色金融以及小班教學創意農業、觀光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另一方面,促進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增效,做優做強綠色低碳產業,建立健全綠色產業體系。示范區高新區將集成跨區域舞蹈教室科技創新資源,重點發展數字產業、智能制造、綠色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總部經濟、綠色科創服務兩大特色產業,構建區域一體化現代化產業體系。
拓展綠色技術應用場景是發展綠色生產力的有效渠道。實施園區、社區、校區等技術改造,形成并不斷豐富新能源、低碳與生態治理等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場景,培育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需求和新動能。聚焦生態綠色,方廳水院將綜合利用建筑外圍護、水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機房以及BIPV建筑光伏一體化系統、智能微電網、數字能源智控等技術,探索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作者:包存寬,系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發佈留言